需求低迷、运价暴跌!巨头闪退.......
日期:2022-12-15 / 人气: / 来源: 海运网
随着集运市场运价暴跌和运力供应改善,美国大型零售商开市客(COSTCO)最近表示正在削减自营航线的风险敞口,并为此计提9300万美元的亏损。

COSTCO声称,由于拥堵加剧和运费飙升,COSTCO最初租用了三艘船并租赁了数千个集装箱,为了省钱,随后又租用了另外四艘船,为期三年。而这其中就包括依靠COSTCO的支持,由PASHA期租MPCC旗下的“CARPATHIA”和“AS CARLOTTA”两轮,日租金42000美元,租期三年分别到2025年5月和9月。
COSTCO表示,当下全球集运市场已经正常化,管理层认为以传统方式交付商品对会员更加有利,COSTCO并不想自己从事海运业务。
此前,除COSTCO外,包括宜家、沃尔玛(Walmart)和家得宝(Home Depot)在内的不少大型零售商去年也曾选择租用集装箱或杂货船,并使用自备集装箱,更有货代和零售巨头直接成立了自己的航运公司,以应对全球航运市场运力严重吃紧和供应链的瓶颈,以保障自身供应链的安全。
对此,宜家解释说:2021年底正是集装箱最短缺的时期,在供应链中断和港口拥堵的情况下,当时决定购买集装箱和租船,希望确保其货物更加快捷、及时地送到消费者手中。不过,在市场环境转变的情况下,宜家已经放弃了这一解决方案。
宜家表示,“我们并无意长久采用这种商业模式,此外,我们正与业务伙伴密切合作,不断评估和实施其他适合缓解整个价值链紧张的其他解决方案。”
回过头来看,受疫情的持续影响,面对美国供应链中断和港口拥堵造成的如此乱象,对于COSTCO、宜家、沃尔玛和家得宝这样的大货主来说,应急配备一定的自备箱,控制一定的额外运力,不失为在“天灾”情况下的非常规的必要自救措施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输的可靠性,无可厚非。
显然,在集运市场快速正常化的情况下,非常规应急措施现在产生了一定的“后遗症”,这也在所难免。一方面,过往的市场表明,集运是传统的强周期行业,需要以长期投资的逻辑来穿越周期。另一方面,“JUST IN TIME”的现货市场供需机制对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是一样的。通俗一点来说,班轮公司、货代或者货主,在同一时点,无论谁租船,面临的市场和风险都一样。只不过,大部分人会“投机”地选择更长的租期,因为租金相对便宜…..从而导致“即期”收入与“长期”成本的错配而已。

宜家撤离自营航
在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下,叠加地缘政治、供应链重构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集运市场快速下跌的市况下,去年曾买箱租船的宜家,今年9月份率先宣布放弃这一策略。

非常规应急措施,退出很正常
事实上,大型零售商租船和购置自备箱,实际上与普通消费者在目睹供应链问题或商品短缺后,开始囤积日常用品性质一样,只是解决当时供应链问题的应急措施。

收集编辑:货掌柜
最新更新
- 赫伯罗特:看到市场复苏的迹象,预计需求将在2023年恢复12-15
- 开业不到半年!这家航运公司宣布破产了!2023年集运业或爆发“价格战”12-14
- 马士基重磅发布!前景不容乐观,继续进行运力调整12-14
- 破产!这家集装箱班轮公司宣布倒闭!12-14
- 持续16天后,韩国卡车司机罢工结束!27亿美元货物运输受影响12-13
- 市场需求下降,拆解10艘集装箱船!万海打响缩减运力第一枪12-13
- 运价暴跌,一家新成立的航运公司申请破产!2023年或爆发全面“价格战”12-13
- 运价暴跌!2023将爆发全面“价格战”,市场将面临进一步整合12-12
- 继收购美西大港码头后,达飞宣布收购美东大港集装箱码头12-12
- 新造船逼近1000艘!几家船公司将宣布新订单12-12
- 新船运力差距过大,2M联盟即将“分手”?12-09
- “订单保卫战”开启!全国多地外贸企业组团包机出海抢订单12-09
- 集装箱拥堵现象明显消退!全球贸易放缓的又一迹象12-09
- 凛冬已至!美国订单需求下降40%!跨太平洋航线运力锐减一半12-08
- 船期可靠性继续改善,拥堵问题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消失12-08
- 亚洲-北欧运费硬着陆,暴跌至1,000美元12-08
- 需求持续下滑,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下降了40%12-07
- 新船运力差距过大,2M联盟即将“分手”?12-07
- 刹不住!欧线运价再达两位数跌幅!船公司获利见顶,四季度骤降70%!12-07
- 海洋联盟加大这一航线市场运力投入12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