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班!空航!集运公司调整运力死守成本线
日期:2022-11-24 / 人气: / 来源:船务资讯
上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(SCFI)跌破1500点至1443.29点,近三周累计跌幅达19%。美西线、欧洲线运价距离今年年初历史高位已经下跌80%,在美西线跌破许多公司的成本价之后,欧洲线运价也在成本线边缘。
由于运价跌幅速度超过预期,近期集运公司纷纷加大调控舱位力度。航运咨询机构Sea-Intelligence的统计显示,亚洲-美西线增加34个空白航班,亚洲-美东增加16班。其中亚洲-美西线,集运公司已经宣布在5周内额外增加7-11次空白航班。
另一方面,在亚欧航线上则没有类似趋势,亚洲-北欧仅增加6个空白航班,而亚洲-地中海则增加4个空白航班。
尽管空白航班数量大幅增加,但集运公司死守成本线的难度却越来越高。Alphaliner等机构一改之前预测,认为市场将从趋于“正常化”转向“硬着陆”,而欧洲线似乎正转向硬着陆,SCFI指数欧洲线运价连续三周跌幅超过10%。
业界人士指出,货量减少关键在需求端,美国高库存、高通胀、高利率等“三高”问题,造成需求下降货量减少,8月亚洲到美国出口货量首次出现年减。中国大陆出口美国货量在9月下降23%,10月下降20%,与疫情前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6%、9%,预期11月中国出口到美国货量可能再下修,很难回归2019年正常水准。
而在欧洲,由于俄乌战争影响,高通胀、高能源价格严重抑制消费,货量大减,运输需求疲软,据统计欧洲主要市场9月进口下降16个百分点。
欧美需求急剧萎缩却碰上新船投入,供应链释放出更多运力,船舶供给大于运输需求,是造成这波运价连续快速下跌的关键。与过去两年疫情期间供应链混乱,缺船、缺舱、塞港导致供需失衡恰恰相反,Sea-Intelligence预测,如果全球经济确定走向衰退,引发减产裁员潮,年底货量可能面临更大修正。
包括马士基、赫伯罗特、日本海洋网联船务(ONE)、阳明海运在内的多家集运巨头表态,将在未来数月甚至数个季度调整运力,以最合适的运力规模应对市场需求变化。
收集编辑:货掌柜
最新更新
- 继续收购!港口物流巨头AD Ports高价收购一家老牌物流巨头11-24
- 出货注意!该国最大港口又罢工,港口码头陷入瘫痪,物流延误11-23
- 韩国政府宣布斥资22亿美元支持该国航运公司,以应对航运市场低迷11-23
- 全球航运业面临新难题:曾“一箱难求”的集装箱,如今多得放不下11-23
- 航运业面临新难题:集装箱多得放不下了11-22
- 2M联盟宣布暂停该条跨太平洋航线服务11-22
- 随着市场疲软,年度航空货运合同消失!海运费继续下降,欧线暴跌!11-22
- 随着新船交付,该船公司近期升级多条航线并跨足新航线11-21
- 万海:景气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,集装箱海运市场明年第二季度有望好转11-21
- 澳政府部门介入,17个港口停摆危机暂时解除!未来六个月不得进行罢工11-21
- 挥手告别超级回报时代!赫伯罗特、韩新海运罕见发声!11-18
- 以星公布最新业绩,净利同比下降20%!并表示已重新谈判现有合同价格11-18
- 美消费者转向较低价商品,该零售巨头第三季度亏损18亿美元11-18
- 挑战60个月年终奖?海运巨头前三季净利超去年全年!11-17
- 洛杉矶港10月进口量再下滑,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11-17
- 繁荣结束?美国第一大集装箱港10月进口量暴跌26%11-17
- 长滩港10月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低!进口下降23.7%11-16
- HMM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30.3%11-16
- 美国进口集装箱量10月继续大跌,明年Q1跌幅更深、恐Q3才有转机11-16
- 飙涨超千点,创17年来纪录!人民币汇率大反弹11-15